当前位置:资讯 > 街巷 > 详情

常州年龄最大黄埔军官:一部102年“纪录片”

2014-06-08 10:32:22   来源:纪录网   评论

赵赠熊在家也经常会拿起照片,怀念已过世妻子。

?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这么一则消息:“出身”黄埔军校,至今还在常州生活着的老人,将近20位;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102岁高龄,目前生活在嘉泽镇。

带着好奇,我们拜访了这位赵赠熊老人,清矍的身材,清晰的思路,委实看不出已是百岁高龄。

说起自己“纪录片”似的一生,老人只是淡淡地评价了一句,“回头想想,我这一辈子做得还算说得过去的事,就是我带出了一些飞行员。”

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集体亲手为赵老先生绣的一副十字绣。

 

18岁,这个从嘉泽镇上走出去的毛头小子,考入了黄埔军校第8期

赵赠熊的父亲是中医,在嘉泽镇上开了间药铺。赵赠熊说,如果年轻时听从父母的安排,私塾毕业后去药店当学徒,那么自己的人生又是另一番模样了。“可偏偏我好动,不愿意站柜台,17岁那年就跑去了上海投靠了姐姐、姐夫。”

到了上海,他报名参加了弄堂里的补习班,日子过得倒也充实。“念了1年,有一天我姐夫突然回来说,黄埔军校要招收学员,要不你去试试吧。”

对赵赠熊来说,能继续念书当然是好事,“而且那会又年轻气盛,平时看不惯那些外国人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的样子,能去军队里历练历练也挺好。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只念到了初中的水平,能不能考过,是个大问题。”

好在基础还不错,加上面试时给考官留下了不错的印象,1931年7月,赵赠熊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第8期学员(当时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直至1934年毕业。

2年后,他再次成为了一名普通学员,可这却是他飞上蓝天的开始

黄埔军校毕业后,赵赠熊去了陆军交通兵团当见习军官,半年后,表现优异的他被分配到陆军战车部队任排长。

“那会日本的飞机到处轰炸,地面作战的武器老是搞不过他们。”赵赠熊想着,哪天自己也能上天,一定要和日本飞机“比划比划”。

2年后,赵赠熊等来了机会,中央航空学校到陆军基层军官中招收第7期学员,他立刻报了名,“一下就考上了。”1938年航校毕业后,赵赠熊在部队开过轰炸机又开过侦查机,抗日战争最紧张的那几年,丰富经验的赵赠熊被抽调至四川成都,当了飞行教官。“我培养了4期300多名飞行员,可很多都‘折’在了战场上……”

国共内战的那些年,他曾一度很迷惘:对“国军”不满,可对共产党也不了解

抗日战争结束后,总以为能过几天安稳日子,可紧接着国共内战又全面爆发。面对纷飞的战火,赵赠熊感到眼前一片迷惘。“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深切体会战争的残酷。”再加上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国军”在战场上又节节败退,赵赠熊颇有些心灰意冷。

1949年,时任国民党联勤总部西北补给区驻渝联合办公处处长兼特种空运库库长的赵赠熊,接到上级通知,他所在的部队已由西安撤到重庆,并逐步要向成都撤退。在离开重庆前的一个晚上,赵赠熊叩开了胞妹赵路林的家门,原本想着要交代些家事,没想到妹妹、妹夫一番话,却把他吓了一大跳。

“他们劝我弃暗投明,参加起义。”至此,赵赠熊才知道,妹妹、妹夫一直是中共地下党员,甚至连他身边最为亲近的驾驶员,也都是中共地下党员。

那一晚,赵赠熊没有给出答复,尽管对“国军”不满,“可我毕竟从没接触过共产党,多少对他们抱着怀疑的态度。”

经地下党组织的劝导,1949年12月下旬,他毅然率部参加了成都起义

历史的浪潮,总是充满了各种巧合,一如赵赠熊的人生道路。

到成都后不久,赵赠熊再次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家属先走一步”,于是,赵赠熊让妻子石琳带着6岁的大儿子赵文正、3岁的女儿赵美琪登上了飞机。“原以为过几天,我就能登上飞机,前往台湾与家人会合,所以我就安心留下来,照顾生病住院的小儿子。”

可他没想到的是,由于局势紧张,飞机再也没有回来。至此,赵赠熊和妻儿分隔两岸,再次相见,已是整整41年后了。

“老婆孩子去了台湾,小儿子又因为患流行性大脑炎,成了智残儿。”没有了家庭的顾虑,赵赠熊反而能下定决心了。经地下党组织的劝导,1949年12月下旬,赵赠熊毅然率部参加了成都起义。他将特种空运库的人员和物资完整地向中共军代表移交,其中仅降落伞一项就有3000多件,折合大洋达30余万块。因为这个义举,当年他还被西南区空军处表彰过。

至此,赵赠熊也正式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并调到西南军区航空处。

新中国成立后,他培养了第一批男、女飞行员,这批学员都去了抗美援朝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急需培养一批自己的飞行员,1949年底,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成立了牡丹江第一航校,赵赠熊被调往航校当教官。“当时留在大陆的国民党飞行员很少,航校中只有10来个教官,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其他都是投降过来的日本空军。”论资历和经验,赵赠熊无疑是教官中的“第一人”。

“航校首批招收了40多名学员,都是从各个连队里挑选出来的‘尖子’,有的是排长,有的是连长,有的是教导员和战斗英雄。”赵赠熊说,这批学员最后都去了抗美援朝战场,“大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0年,根据邓颖超同志的建议,新中国开始筹建女子航空大队。空军先后从华东军政大学和航空预科总队挑选55名女学员,送第7航校学习,这是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人员,其中女飞行员14人。赵赠熊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成为首批女飞行员3名飞行教官中的一员。

那些年,赵赠熊培养了多少位飞行员,老头已经记不大清了。可中国航空史上,却会永远铭刻着赵赠熊的名字。1995年8月,中国第一个飞上蓝天的女飞行员阮荷珍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赴京参加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座谈会,她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就曾说过:“带我飞出来的教员,名叫赵赠熊!”

退休后,他带着儿子,揣着800元“家底”,回嘉泽老家“守”着一份遥远的爱情

1977年,这个戎马半生的老人带着小儿子,揣着退休时公家发的800元安家费,回了老家。那一年,他已经70多岁了。

前半辈子,他将自己的人生给了蓝天和军队,后半辈子,他想回家等着老婆、孩子。“在部队的那些年,经常调动,退休后想想还是回老家好,省得他们找不到我们父子。”

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并不轻松,再加上远在彼岸的妻儿又没有半分消息,可赵赠熊从没想过再找个老伴。“总想着,或许哪一天他们就能回来的呀。”

直到1990年,赵赠熊从一位美国回来的朋友口中,才获知了老伴的消息:那些年,妻子石琳同样在彼岸坚守着这份遥远的爱。此后不久,妻子石琳与女儿赵美琪来大陆探亲,“41年了,再见面,似乎很陌生,但彼此又这么熟悉。”除了眼泪,已经没有更多的语言可以抒怀一家人的心情。

也许是了却了心愿,回大陆探亲后的第2年,妻子石琳就在台湾过世了,没有见到老伴最后一面,成了赵赠熊内心最遗憾的事。

现在,老人最开心的是,“这几年嘉泽的变化,比前60年都大”

小儿子过世后,老人过得越发平静,“日子就像天上的云一样,过得很快,到了我这个岁数,安静平淡的生活就是对我最好的馈赠了。”每天,老人都健身,经常练练书法。有空余的时间,就整理一些常州老兵的资料,“最近,在为常州历史上17位飞行员写墓碑。”

此外,老人还在为两岸统一尽着绵薄之力。“很多人对大陆不了解,以为大陆还和以前一样。”这两年嘉泽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人开心地说,“当年我17岁离家,回家已经70多岁,相隔了近60年,可嘉泽的样子依旧和我走的时候差不多。”

“前几天,我还特意打电话给我女儿,花博会开幕的时候,一定要回家看看。”老人说,他在台湾还有位黄埔8期的同学,“我们约好,要一起去看看花博会。” 孙文雅 马静 文 朱臻 摄

绘画

陈美兰--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陈美兰--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至德文化艺术协会会员,文化部老干部..[详细]

书法

王小勇--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小勇--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字然之,斋号醉墨堂,生于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大学本科学历。现..[详细]

摄影家

【摄影家】陈兴发--甘肃省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

【摄影家】陈兴发--甘肃省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

陈兴发,笔名凡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职业摄影师协..[详细]

藏品展示

翡翠收藏鉴赏:缅甸冰种翡翠如意挂件(图)

翡翠收藏鉴赏:缅甸冰种翡翠如意挂件(图)

翡翠作为玉石之王,极高的美誉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沉醉其中,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