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岁月 > 详情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秘密——万名津门青年戍边河西

2015-04-13 15:38:32   来源:纪录网   评论

  王文元          纪录网特稿

  讲述人:李学舜 画家 天津支边青年
 

  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几张发黄的老照片。它或许是某次亲人团聚的留影,或许是人生中某个重大瞬间的定格,或许是一次战友们相聚的片刻。




  参军留念,老照片定格的瞬间
      不久前,一位天津网友拍卖的一张老照片,引发了甘肃网友的关注。这张照片是14位军人的合影,他们分成前后两排,头戴皮帽子,身穿棉军装,或侧或正,目光炯炯,表情凝重,个个意气风发。照片上方有一行字“天津战友 甘肃留念 1973年2月”。显然,照片上军人应是天津人。既然是天津人,为何又要用“天津战友”这个说法呢?他们是在甘肃执行任务时的留影,还是其他缘故在甘肃相聚呢?

       一位喜欢收集老照片的甘肃网友毫不犹豫将这张老照片拍下。他觉得这张照片应该是天津知识青年在甘肃参军时的留影。它见证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约1.2万名天津青年,响应“屯垦戍边”的号召,告别家乡,来到甘肃河西走廊,加入了农建十一师,屯垦戍边岁月的往事。

  李学舜是当年天津来甘肃的屯垦戍边战士中的一员,隶属于农建二师。我们带着老照片找到了他,请他看看,是否能认出老照片上的战友。他看到老照片,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位战友。

  这张老照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白茫茫盐碱滩,就是我们戍边的战场

  这张老照片应该是在金昌河西堡的某个照相馆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农建二师师部驻扎在河西堡。而这张老照片上的大部分人,我看着都很面熟。或许他们中有几位在二师师部待过,而那时我在师部政治部,应该见过他们的。

  既然在农建二师,为何又要去参军?这个故事讲起来就比较曲折了。1964年,天津市开始号召知识青年支援边疆到甘肃。当时叫支援边疆、屯垦戍边。实际上,这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时,甘肃的河西走廊西部,驻扎着一支生产建设部队,叫农建十一师,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1964年到1967年间,共有1.2万余名天津知识青年来到甘肃参加农垦建设。

  那个年代激荡着青春和热血,再加之又赶上文革初期,因而胸怀屯垦戍边,守卫边疆,建设边疆的青年们,以极大的热情将他们的大好年华无怨无悔地洒在了千里河西走廊。后来,根据国内局势的发展,为了加强战备力量,国家对河西走廊的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整合。1969年4月,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兰州军区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统管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农建师。兰州生产建设兵团下辖6个师,57个团场。甘肃境内的农建十一师和水土保持建设师改编为农建一师、农建二师、林建师。其中,农建一师在河西走廊西段,师部设在酒泉。河西走廊的中东段的团场为农建二师,师部设在河西堡,整个兵团司令部设在黄羊镇。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兰州生产建设兵团逐步撤销,甘肃的农建师改为地方农垦。这也就是今天甘肃境内众多农垦农场的来历。

  我是1966年7月来到甘肃屯垦戍边的。至今依旧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情形。和我一起到甘肃戍边的同学有800多人。我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年代。为国戍边几乎是每个同学的梦想和愿望。报名时,很多人都是义无返顾的。出发那天已经七月中旬了,天津的父老乡亲组织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欢送仪式。而我们也穿上了期盼已久的军装。四天之后,火车停在了河西走廊的张掖。

  下火车,到站台上,我们看见一排排的军车,同学们很兴奋,看来是真正的部队啊。上了车,走了一个多小时后,眼前景色截然不同,举目四望,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和心里期盼反差非常大。我们当时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年青,哪里见过这样巨大的荒原,不少同学哭了。不知颠簸了多久,车总算停下了。那是一个叫红沙窝的地方,正式番号是农建十一师四团一营八连,我和两百名同学,再加上从部队上下来的连排班干部,就是我们连的所有人了。

  奋斗之后是困惑,当兵是最大的愿望

  条件非常艰苦,住的地方是曾经的羊圈,连门窗都没有,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在家里学过木匠,自然就是连队的木工了。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着所有能想到的活计。我制作了门窗、蒸笼,后来还给连里做了篮球架、双杠等等设施。就这样,我们1.2万余名津门子弟,在千里河西走廊无怨无悔地戍守边疆。然而,任何时候,精神的动力只能发挥一时的作用。

  五六年后,理想和激情都燃烧的差不多了,生活的重担实实在在压在了我们的头上,各种各样的困难都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细细想一下,我们除了整天劳作,似乎没有别的出路,一些怪话也就出现了,说前途是“玻璃瓶里的苍蝇,有光明没出路。”说收入是“一年到头白辛苦,一月挣了二十五”。而出路也比较渺茫,回天津自然回不去,而地方上也不怎么到我们团场招工。虽说推荐上工农兵大学是一个出路,可名额非常有限。因而,大家尽管都在找出路,实际上没有多少出路。一些同学开始自己想办法,有人通过请病假的办法回天津,有人找了驻地附近人结婚生子了,有人则在团场内部解决个人问题。

  这样一来,人心不稳,连队的人心也渐渐地散了。到1972年,总算等来了好消息。每年将会从农建各个团场选拔一部分表现好的战士入伍。这算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缕阳光。大概就是每个连队一两个名额的样子。这就是这张老照片上“天津战友 甘肃留念”的来历。

  老照片上的战友,我们曾经风华正茂的岁月


戍边青年组建的民兵连

  我先在连队当木匠,后来又到团文工队,再后来调到了河西堡二师师部政治部。我是1972年到师部的。因而,接触到的人比较多。

  这张照片上的不少人我都面熟,但要说出他们名字就比较费劲了。从每个人的穿戴来看,是兰州军区在兵团招人的那些幸运者,现在他们都已回到应该去的地方。照片上的一个细节也说明了这一点,坐在前排的战友虽然都是穿军装,但他们的鞋却是各不相同的,有大棉皮鞋,有土布鞋,也有解放鞋,这说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方,而不是在执行什么任务,否则鞋就会是统一的。这张照片应是他们应征入伍后,在河西堡某个照相馆拍摄的纪念照。

  因为年代久远了,现在要想把他们辨认出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我能对的上的人只有一个。他在后排左起的第三位,我觉得和我非常熟悉的战友范玉生比较像,如果我记忆不错的话,应该就是他。

  范玉生是笛子演奏的高手。他小时候,就是我们天津塘沽区文化宫的文艺骨干。到了张掖后,又和我分到了一个连队,我们经常在一起为各个团场演出节目,那时,人们的娱乐活动非常少,对巡回演出的宣传队非常欢迎。范玉生的笛子演奏得好,在河西走廊各个团场大受欢迎,名气很大。后来,他调到了农建二师师部宣传队当了笛子演奏员。

  到了1973年的这次招兵,应该是第二次在团场内部招兵了。范玉生也幸运地通过了。他后来到了陕西当兵,似乎在临潼、宝鸡一带。据我所知的,当兵之后,他的人生就走上了新的历程。不过,他参军后却有点反常情况,虽说人在陕西当兵了,可是经常回我们河西堡,起初大家以为他舍不得离开。后来才发现,他跟师部宣传队的一位演员处上对象了。这下事业、爱情都有了新进展。后来那位女同志调到了兰州市,他在陕西当了七八年兵后,也转业来到了兰州,在省上的某剧团上班。至于他们结婚的时间我有些记不清楚。他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返回了天津。如今已经退休了,两个孩子都已经工作。前几年还曾到河西走廊寻访旧迹,在兰州我们见了一面,都已经年过六旬了。

  1976年后,中央对解决知识青年问题提出来新的政策,知青返城出现了高潮。当年我们一起来的八百多名天津知识青年借着这个机会,大多数都返回了天津,也有少数人留在甘肃各地,将自己扎根在曾经奋斗过的甘肃大地上。

  
    当年《天津日报》刊载天津青年支边甘肃的报道

      这张老照片就是被他的主人带回了天津,不知何故却又流传了出来。如今意外地看到它,回想当年往事,依旧历历在目。虽然年代久远,但老照片上他们意气风发的神情却永远不变。

绘画

陈美兰--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陈美兰--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至德文化艺术协会会员,文化部老干部..[详细]

书法

王小勇--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小勇--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字然之,斋号醉墨堂,生于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大学本科学历。现..[详细]

摄影家

【摄影家】陈兴发--甘肃省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

【摄影家】陈兴发--甘肃省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

陈兴发,笔名凡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职业摄影师协..[详细]

藏品展示

翡翠收藏鉴赏:缅甸冰种翡翠如意挂件(图)

翡翠收藏鉴赏:缅甸冰种翡翠如意挂件(图)

翡翠作为玉石之王,极高的美誉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沉醉其中,如..[详细]